河南成人高考网

2024成人高考高起点(语文)真题及参考答案

编辑:河南成人高考  来源:河南成考网  | 2024-10-20
河南成考网 发布时间:2024-10-20

一、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

1.下列词语中,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( B )

A.测  重  体裁衣

B.手  沿  话不

C.饼  弱  利多销

D.绰  角  啕大哭

2.下列各组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 一 项是( C )

A.浪漫  拗曲  两全其美

B.憧憬  晶莹  换然一新

C.彷徨  给予  老生常谈

D.搔扰  漂移  漫不经心

3.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B )
随着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到来,人口普查的方式有了很大 进步。         人工智能,大数据可以快速捕捉到人口 信息,          能够较为便捷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。大数据智能化的出现成为人口普查变革的一个重要        
A.通过  因而  机会
B.通过  从而  契机
C.经过  因而  契机
D.经过  从而  机会
4.下列各句中,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( A )
A.古往今来,这个地方能人辈出,圣贤豪杰无数,英雄人物更是罄竹难书
B.虽然今年跌入了乙级队,但我们有信心东山再起,争取明年重回甲级队。
C.那本外国小说我当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,具体情节也记不清楚了。
D.作为屈指可数的女词人之一,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5.下列各句中,有语病的一项是 ( B )
A.暮色中的炊烟,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,舒展自如,浓淡相宜。
B.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既要传授科学知识,而要塑造健全人格。
C.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。
D.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华民族的未来一定更加光明。
6.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,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( D )
它舒服极了,每逢吃饱了,洗干净了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跳累了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或者这一根,或者那一根。这时候,用嘴刷刷这根毛,刷刷那根毛,接着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拍一拍翅膀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
①就在笼子里跳来跳去
②抖一抖身子
③就又跳来跳去了
④就站在象牙的横棍上歇一会儿
⑤很灵敏地四处看一看
A.③②⑤④①
B.③②①⑤④
C.①④⑤③②
D.①④②⑤③

二、现代文阅读

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时,面临着许多生存挑战。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,他开始尝试制作陶器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发现传统的制作方法存在一些问题,导致陶器容易破裂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鲁滨逊对陶器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,采用了新的度量衡标准,确保了陶器的均匀和稳定.....

7.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,正确的一项是( C )
A.鲁滨逊用自己的脚进行测量,是由于脚作为计量用具十分方便。
B.政府部队坚持使用旱季的粮食颗粒,因为此时它们的个头均等。
C.引入“码”这一新的单位,对当时英国的度量衡起了补充作用。
D.水和面粉比蜡更易获得,导致“周年忌辰杯”脱离了原有用途。
8.对文中有关说明方法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A )
A.第一段中通过举例子,说明测量借助已知去了解未知。
B.第二段借助对比,说明测量的单位是多种多样的。
C.第五段中直接引用学者的话,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
D.第七段末尾通过类比,说萨拜因用椅垫实施了测量。
9.下列不适合作为文中“易获得性”例子的一项是( A )
A.科学工作者通过测量地球子午线来确定一米的长度。
B.埃塞俄比亚人用“一耳朵眼”作为药量的单位。
C.古人用角豆种子作为单位,“克拉”一词就来源于此。
D.地图绘制者用步幅来计量长度,借此测量大地。
10.下列短语,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( C )
A.度量衡的统一
B.度量衡的换算
C.度量衡的特性
D.度量衡的历史
三、现代文阅读
《没有秋虫的地方》叶圣陶
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,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,谁说是鹑鸽箱里的生活,鹑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。秋天来了,记忆就轻轻提示道:“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。”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,邻舍儿啼人闹,弦歌杂作的深夜,街上轮震石响,邪许并起的清晨,无论你靠着枕儿听,凭着窗沿听,甚至贴着墙角听,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。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,以致听不出来,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。呵,不容留秋虫的地方!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
方!
若是在鄙野的乡间,这时令满耳朵是虫声了。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;一切人物或动或静,都有自得之趣;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,到夜呢,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,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。它们高、低、宏、细、疾、徐、作、歇,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,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,踌躇满志。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;众妙毕集,各抒灵趣,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。
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,秋士的伤怀,独客的微喟,思妇的低泣;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,绝好的自然诗篇,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,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,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。
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,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,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。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,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;若是酸苦的,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;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。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,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!
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,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,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,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。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,清健的醒是不须求的,甜汤是罪恶的,狂笑是魔道的。这里只说有味总比淡漠远胜罢了。
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。又况劳人、秋士、独客、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,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,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,谁能不忆起那妙美的秋之音乐?
可是没有,绝对没有!井底似的庭院,铅色的水门汀地,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。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,不能飞又不能跳,还是死守在这里。想到“井底”与“铅色”,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。
11.文章第二段对秋天虫声对描绘有什么作用?
【答案】在叶圣陶的散文《没有秋虫的地方》中,文章第二段通过对秋天虫声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深切怀念。作者使用了丰富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,将秋虫的鸣声比作“神妙的乐师”的合奏,它们“高、低、宏、细、疾、徐、作、歇”,仿佛经过精心训练,无可批评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之美。这种对秋虫鸣声的描写,不仅仅是对声音的直接描绘,更是作者情感的投射。
12.文章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?
【答案】划线句子引用了排比、对比、拟人、夸张的修辞手法,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,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,情感更加丰富深刻,有效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与反思。
13.文章最后一段的“井底”和“铅色”有什么含义?
【答案】这两个词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,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。“井府”象征着一个封闭、局限、缺乏自由和活力的空间。它暗示了作者所在的环境就像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空一样狭窄,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限制,无法像秋虫 那样自由飞翔和跳跃。这种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。“铝色”则象征着冷漠,坚硬和缺乏生机。铝色的水门汀代表了城市的冷漠和工业化的环境,这种环境缺乏自然之美和生命力,与乡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环境形 成鲜明对比。这种对比突显了作者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。
14.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。
【答案】文章的行文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(1)开篇引入:文章开头,作者直接点题,提到“没有秋虫的地方”,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悬念,引起读者的好奇。作者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的秋天,引出了对秋虫的描写。
(2)秋虫的声音:作者详细描写了秋虫的声音,将其比作“神妙的乐师”的合奏,展现了秋虫声音的美妙和多样性。这部分通过对秋虫声音的细腻描绘,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。
(3)秋虫与情盛:文章接着描述秋虫声音引起的不同人的情感反应,如劳人的感叹、秋士的伤怀、独客的微喟和思妇的低泣。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秋虫声音的情感价值,也反映了作者对不同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。
(4)城市与乡村的对比:作者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的秋天,强调了城市生活的冷漠和死寂。城市中没有秋虫的声音,也没有绿草和蝴蝶,这种对比突出了乡村生活的生机和活力。
(5)秋虫的象征意义:文章中,秋虫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,更是作者情感的象征。秋虫的声音代表了自然之美、生命力和乡村的宁静,与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形成鲜明对比。
(6)情感的深化:作者进一步深化了对秋虫声音的情感体验,将其视为“无上的美的境界”和“绝好的自然诗篇”。这种情感的深化,使得秋虫的声音不仅仅是自然现象,更是作者情感世界的组成部分。
(7)结尾的反思:文章结尾,作者表达了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遗憾和对有秋虫的地方向往。这种反思不仅是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怀念,也是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和反思。
四 、古代诗文阅读
《新书·审微》贾谊
宓子治亶父。齐人攻鲁,道亶父。始,父老请曰:“麦已熟矣,今迫齐寇,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,可以益食,且不资寇。”三请,宓子弗听。俄而,麦毕资乎齐寇。季孙闻之怒、使人让宓子曰:“岂不可哀哉!民乎,
寒耕热耘,曾弗得食也。弗知犹可,闻或以告,而夫子弗听!”宓子蹴然曰:“今年无麦,明年可树。令不耕者得获,是乐有寇也。且一岁之麦,于鲁不加强,丧之不加弱。令民有自取之心,其创必数年不息。”季孙闻之,惭曰:“使穴可入,吾岂忍见宓子哉!”
15.翻译文中划线句子“民人出自刈附郭者归,可以益食,且不资寇。”
【答案】百姓们从城外收割成熟的麦子回来,可以增加食物供应,同时也不会让敌人得到这些粮食作为补给。
16.文中季孙的“怒”和“惭”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?
【答案】“季孙的怒”和“季孙的惭”这两个表达分别描述了季孙氏的愤怒和羞愧。这里的“怒”表达了季孙氏对宓子决策的不满和百姓遭受损失的同情,“惭”则反映了他在听到宓子解释后对自己之前情绪反应的反思和羞愧。
17.说说宓子比季孙高明在何处?
【答案】宓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考虑了眼前的得失,而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,考虑了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和百姓的道德观。他通过这一决策展现了对国家未来和百姓长远利益的关怀,以及对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视。相比之下,季孙氏的反应更多是基于对眼前损失的直接反映,没有像宓子那样深入考虑其决策的长远影响。

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18-19题。
《夜赋》宋 · 陆游
小斋寂寂似禅寮,卧数更筹觉夜遥。
帐外残灯欺不寐,梁间栖燕伴无聊。
江湖蹭蹬朱颜改,忧患侵凌壮志消。
挂施天山少年事,此身终负圣明朝。
18.“帐外残灯欺不寐,梁间栖燕伴无聊”文中“欺”和“伴”2个字表达的意思。
【答案】(1)“欺”字通常有欺骗、欺瞒的意思,但在这里,它被用来形容残灯似乎在欺骗诗人,让他以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,但实际上夜还很长。这种用法赋予了残灯以人性化的特征,表现出诗人因为失眠而感到的焦躁和无奈。
(2)“伴”字在这里是陪伴的意思,它描绘了梁间栖息的燕子与诗人一同度过这无聊的长夜。这里的“伴”字不仅描绘了燕子的形象,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,因为在这个漫长的夜晚,只有燕子与他相伴。
19.“此身终负圣明朝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?
【答案】陆游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复兴、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。
五、作文
20.阅读下面文字,按照要求作文。
在某读书班会上,有的同学以“读书助人成长”为主题,有的同学认为要以“读书助人进步”为主题。对此,你怎么看?
请以“成长与成功”为话题,写一篇作文,体现你的思考。立意自定,文体自选(诗歌除外),题目自拟。不少于600字。
(部分内容为考生回忆,答案仅供参考)

相关文章

    无相关信息